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有關讀書的方法-郝明義《越讀者》

這是剛回家沒多久剛好在別人的噗浪上看到的書,感覺好像很有趣就去圖書館借來看。看目錄之後就擺著不想動了,直到前天一次把全部翻完。



自己的感覺是,如果想要窮盡一切力量去尋求知識的盡頭或是真理的話可以考慮這本書的方法。然而我就只是為了單純的休閒娛樂而選擇閱讀罷了,就算在書籍的選擇上非常偏食也不至於對人生有任何妨礙。(不如說如果對真理真的有興趣的話應該重讀大學選修課的推薦書《哲學十九講》才對)

單純就有用的部分大概是把書本分成四類,分別用飲食來舉例,可以解決現實問題的書、探索問題或現象根本的書、查證用的書、娛樂用的書分別代表不同的食物分類,如何挑選如何享用也是需要加以訓練的,如果沒有技巧則難以深入探索。
最後說明一些讀書的方法,挑書的方法,如何從基礎開始拓展閱讀。

我想雖然他提供不少好方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可以作為指引的道路之一,但這不是我對書本期待的部分。確實這些資訊提供不少東西,也能夠從中獲得不論知識也好、真理也好,也有可能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但這樣感覺多了很多斤斤計較的事物。好像閱讀這件事從來不是樂趣,雖然有娛樂用的書籍但那只是甜點,就只是有也好沒有也無所謂的樣子。

單純的只是喜歡這些故事難道不行嗎?就是不想面對現實,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所以放任自己在書中想像難道就不正確?

雖然作者也鼓勵娛樂性的讀書是有益的,最好保留一點純粹為了感受那些故事而閱讀,但真正佔絕大篇幅的還是如何讀書或者說讀有益的書、那些真正重要的書。
個人認為,真正重要的或許不是讀書的方法或技巧,而是拿到這些資訊之後怎麼思考,不是現在這個當下有益也沒關係,而是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曾哪裡找到,能夠辨明自己在生活中可以不迷失方向的指標。
而我閱讀的目的就只是看到沒有見過的世界,是值得花時間的休閒活動,就跟看電影一樣。就算這個世界很狹小,但這是我認為理想的就足夠。

對於如何閱讀有興趣,或是不想在書海裡浪費時間,對於探求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看這本書,或許有更多值得嘗試的部分也不一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