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後一樣是沒事翻翻噗浪然後剛好看到推薦這本書的噗,於是就從圖書館借來看了。
因為在家當米蟲,所以變成要負責煮超級簡單的晚餐,給自己準備食物跟幫別人準備完全是兩回事,自己就是超級簡單的味噌湯都能當一餐,但是給家裡煮飯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就算已經算是最簡單的菜色了也不能馬虎帶過,於是藉著這本書來看看幫家人做菜能夠有什麼心得。
為了讓小孩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用完午餐睡覺,作者遠離做飯時間許久又重拾鍋鏟菜刀。從廚房器具到食材,篇篇都是有趣的生活時光的碎片,還能從古文找到食譜,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做得到的。
還有好玩的是因為小孩希望不要被同學揶揄,所以午餐的便當不可以放昂貴的食材,再加上便當到學校是要再蒸過的,在料理上就不能不多加思考,什麼菜色適合蒸,又要漂亮又要顧及健康還要時常變化菜色,這不是在廚房打滾多年應該是做不到的吧!
也許是當媽的人自然有法寶,小小廚房也能變出神奇的料理,讓挑嘴的小孩都乖乖被收服。
以前高中的時候因為吃膩學校的午餐(原本是有營養午餐的但到我們的時候剛好改成訂便當),那個便當真的不合胃口,所以在哀求之下就變成帶便當了。不過沒有書本裡作者弄得那麼複雜,就是前一晚的菜煮好了能夠代的就裝進去,真的不夠營養就再補雞蛋或是豆腐的料理。還曾被誤會以為家裡吃素,因為整個便當裡就是一堆青菜、雞蛋和豆腐。真的是誤會,雖然不愛肉但在家還是吃得很歡樂的!
給家人做飯一要時間二要能處理各種食材三要會省時省力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煮完之後還要收拾。不過我們家有個不成文的小規矩,煮飯的人最大,膽敢挑剔得自己想辦法。
看著作者的一篇篇紀事,覺得自己果然是廚房小廢廢,不說油炸連煎魚都能搞得兵荒馬亂,還是乖乖水煮青菜,並且對大同電鍋獻上至高的敬意吧!
另外在後面也提供了作者的食譜,在偷看別人生活時光之後不妨也挑戰一下煮出好吃的食物慰勞自己的胃吧!
以上